作者:穆里.巴爾古提
原文作者:Mourid Barghouti
譯者:陳逸如
出版社:馬可孛羅
我會把這本書找來看,是因為看到elish的心得(elish推薦的書都有品質保證啊大家快去追她的噗浪),看完後深深覺得必須寫心得推薦這本書,這本書真的值得買回家反覆慢慢品味。
這是一本遊記散文書,作者穆里.巴爾古提是知名的阿拉伯詩人,他在於埃及開羅攻讀大學學位時遭遇歷史有名的六日戰爭,從此失去回家的權力,隔了三十年才再踏上家鄉。
書本從作者踏入家鄉開始,一篇篇散文建築出穆里的家鄉拉姆安拉被佔領的現在、未經歷戰爭前的過往,以及被迫離家的巴勒斯坦人的處境與生活。
而這能讓讀者(我)看見兩件事,一是對巴勒斯坦人而言,以色列乃至於西方社會的所作所為帶給他們什麼影響。
台灣由於長期跟著西方國家走,所接收到的訊息也都是以西方社會的立場詮釋,所以我們只知道恐怖份子、自殺詐彈客的瘋狂,不知道失去丈夫兒子的寡婦、眼睜睜看著祖傳山林變成屯墾區的村民的悲傷;我們看到以色列以最先進的灌溉設備把沙漠化為綠土,可是看不到同時其他綠地因此乾枯。《回家》寫出了這些事,而且難得的是他不是用激烈控訴的口吻,只是將一切娓娓道來,而這反而更顯這個民族的痛苦。
除了觀點層面外,這本書還有一個我認為現今非常難得的優點──穆里以深刻但不過分,溢滿但不溢出的方式表達自己累積三十年的哀愁。
穆里是一名詩人,他具備詩人的敏銳、細膩與隱晦,能用許多乍看之下平凡甚至平淡的事物,表達出極為深沉的情感,在這個越來越速食取向、強調感官刺激的社會中,他的文字值得買回家細細品味。
舉例來說,穆里寫到當六日戰爭剛結束時,人在開羅的他遲遲不願上街買生活必備的橄欖油與無花果,他一直堅持到無法堅持才到店內買油,且買完後還對朋友說如果他的奶奶知道,肯定會把他送到精神病院。
這段描述乍看之下幽默又平凡,可是當讀者想到橄欖油與無花果樹對巴勒斯坦人的意義──種在各家庭院中隨手可得根本無需購買的生活用品,就能感受到這段文字背後的重量。
穆里必須上街去買他從小到大都不用買的物品,這除了諷刺外,還間接告訴穆里,你該放棄回家的希望,想辦法在異鄉生活下去了。
類似的描述也發生在日內瓦的國界附近,穆里和他的家族行經國界,碰到警察臨檢,他們收集全車人的護照交給警察檢查,結果警察看著來自世界各地,卻又屬於同一家族的護照傻眼了好一會。
穆里將這段描述得像旅行途中的有趣小插曲,但我只要一想到,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同一個家族的人,只能靠不同國家的護照旅行,只能在遠離家鄉數千數萬里的車子內團圓,就覺得萬分殘酷。
容我再引述一段書中幽默又悲傷的文字。書中提到,某一地的婦女只要看到以色列警察要抓巴勒斯坦青年,就會一湧而上高聲呼喊:「我兒、我兒,放開我兒。」某日以色列警察受不了了,大聲回問:「別騙人了!一個人哪有可能有一百個母親!」其中一位婦女回答:「當然有!我們這裡的孩子都有一百個母親,哪像你們只有一百個父親!」
婦女的回答諷刺又強力,群起保護青年的舉動更是勇敢團結,但就像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互相以口水痛苦的維持彼此的性命,不如彼此互不相理的在江湖中優游。巨大的苦難能令民族團結,但對身處該苦難該民族之中的人而言,這團結是痛苦不得以的團結,如果有得選沒人會選擇如此。
文中優秀動人的段落不止如此,穆里的觀察入微,文字細膩優美卻不會流於雕飾,閱讀時能感受到他的情感從自中湧出,像溫潤的溪水般湧過手足,存在感十足,卻又不會將人滅頂。
以讀者的角度,我看的很受觸動(我在打上面的段落時幾乎哽咽);以創作者的角度,我對他十分敬佩,他所經歷的、書寫的無疑是個悲劇,然而他的文字卻沒有哭天搶地的激動,只是平緩的述說那些平凡又飽含劇痛的事物,即使在最動怒的時候,也只是微微抖著手指,讓人看到怒氣卻又不發出怒火。
要寫好悲傷與悲劇很難,寫得太過灑狗血不說,還會搞成鬧劇;寫得太輕無法觸動讀者,又可能搞到沒有人看得懂,穆里對此拿捏得恰到好處,他沒有過度渲染自己的悲劇,沒有進行激烈的控訴,只是說著一件件生活小事,讓讀者心痛不已。
對穆里與眾多巴勒斯坦人而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你看到就家鄉在橋的那端,知道家人就在牆的另一邊,記得童年記憶中的橄欖樹與無花果就種在那裡,卻沒有踏上、擁抱與摘取的資格。
死別還能安慰自己,死亡是公平、無法突破的障礙,但是生離──戰爭的、政治的、人為的──卻會讓人癡癡望著可看不可觸的人事物,既希望又絕望。
《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和《愛的倖存者》並列我今年最喜歡的書。
原文作者:Mourid Barghouti
譯者:陳逸如
出版社:馬可孛羅
我會把這本書找來看,是因為看到elish的心得(elish推薦的書都有品質保證啊大家快去追她的噗浪),看完後深深覺得必須寫心得推薦這本書,這本書真的值得買回家反覆慢慢品味。
這是一本遊記散文書,作者穆里.巴爾古提是知名的阿拉伯詩人,他在於埃及開羅攻讀大學學位時遭遇歷史有名的六日戰爭,從此失去回家的權力,隔了三十年才再踏上家鄉。
書本從作者踏入家鄉開始,一篇篇散文建築出穆里的家鄉拉姆安拉被佔領的現在、未經歷戰爭前的過往,以及被迫離家的巴勒斯坦人的處境與生活。
而這能讓讀者(我)看見兩件事,一是對巴勒斯坦人而言,以色列乃至於西方社會的所作所為帶給他們什麼影響。
台灣由於長期跟著西方國家走,所接收到的訊息也都是以西方社會的立場詮釋,所以我們只知道恐怖份子、自殺詐彈客的瘋狂,不知道失去丈夫兒子的寡婦、眼睜睜看著祖傳山林變成屯墾區的村民的悲傷;我們看到以色列以最先進的灌溉設備把沙漠化為綠土,可是看不到同時其他綠地因此乾枯。《回家》寫出了這些事,而且難得的是他不是用激烈控訴的口吻,只是將一切娓娓道來,而這反而更顯這個民族的痛苦。
除了觀點層面外,這本書還有一個我認為現今非常難得的優點──穆里以深刻但不過分,溢滿但不溢出的方式表達自己累積三十年的哀愁。
穆里是一名詩人,他具備詩人的敏銳、細膩與隱晦,能用許多乍看之下平凡甚至平淡的事物,表達出極為深沉的情感,在這個越來越速食取向、強調感官刺激的社會中,他的文字值得買回家細細品味。
舉例來說,穆里寫到當六日戰爭剛結束時,人在開羅的他遲遲不願上街買生活必備的橄欖油與無花果,他一直堅持到無法堅持才到店內買油,且買完後還對朋友說如果他的奶奶知道,肯定會把他送到精神病院。
這段描述乍看之下幽默又平凡,可是當讀者想到橄欖油與無花果樹對巴勒斯坦人的意義──種在各家庭院中隨手可得根本無需購買的生活用品,就能感受到這段文字背後的重量。
穆里必須上街去買他從小到大都不用買的物品,這除了諷刺外,還間接告訴穆里,你該放棄回家的希望,想辦法在異鄉生活下去了。
類似的描述也發生在日內瓦的國界附近,穆里和他的家族行經國界,碰到警察臨檢,他們收集全車人的護照交給警察檢查,結果警察看著來自世界各地,卻又屬於同一家族的護照傻眼了好一會。
穆里將這段描述得像旅行途中的有趣小插曲,但我只要一想到,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同一個家族的人,只能靠不同國家的護照旅行,只能在遠離家鄉數千數萬里的車子內團圓,就覺得萬分殘酷。
容我再引述一段書中幽默又悲傷的文字。書中提到,某一地的婦女只要看到以色列警察要抓巴勒斯坦青年,就會一湧而上高聲呼喊:「我兒、我兒,放開我兒。」某日以色列警察受不了了,大聲回問:「別騙人了!一個人哪有可能有一百個母親!」其中一位婦女回答:「當然有!我們這裡的孩子都有一百個母親,哪像你們只有一百個父親!」
婦女的回答諷刺又強力,群起保護青年的舉動更是勇敢團結,但就像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互相以口水痛苦的維持彼此的性命,不如彼此互不相理的在江湖中優游。巨大的苦難能令民族團結,但對身處該苦難該民族之中的人而言,這團結是痛苦不得以的團結,如果有得選沒人會選擇如此。
文中優秀動人的段落不止如此,穆里的觀察入微,文字細膩優美卻不會流於雕飾,閱讀時能感受到他的情感從自中湧出,像溫潤的溪水般湧過手足,存在感十足,卻又不會將人滅頂。
以讀者的角度,我看的很受觸動(我在打上面的段落時幾乎哽咽);以創作者的角度,我對他十分敬佩,他所經歷的、書寫的無疑是個悲劇,然而他的文字卻沒有哭天搶地的激動,只是平緩的述說那些平凡又飽含劇痛的事物,即使在最動怒的時候,也只是微微抖著手指,讓人看到怒氣卻又不發出怒火。
要寫好悲傷與悲劇很難,寫得太過灑狗血不說,還會搞成鬧劇;寫得太輕無法觸動讀者,又可能搞到沒有人看得懂,穆里對此拿捏得恰到好處,他沒有過度渲染自己的悲劇,沒有進行激烈的控訴,只是說著一件件生活小事,讓讀者心痛不已。
對穆里與眾多巴勒斯坦人而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你看到就家鄉在橋的那端,知道家人就在牆的另一邊,記得童年記憶中的橄欖樹與無花果就種在那裡,卻沒有踏上、擁抱與摘取的資格。
死別還能安慰自己,死亡是公平、無法突破的障礙,但是生離──戰爭的、政治的、人為的──卻會讓人癡癡望著可看不可觸的人事物,既希望又絕望。
《回家──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和《愛的倖存者》並列我今年最喜歡的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