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一下,本篇文前半段無雷,後半段有雷,雷出現前會先空行,所以大家可以安心閱讀。

(另外本文作者是個少爺腦殘廚,把黑暗騎士看了七次還買DVD回來供著,如果有人覺得本心得過度美化或找藉口,我只能以喜好是沒道理可言的來回答)



我期待這片期待很久了,打從08年的暑假,看見蝙蝠俠搖搖晃晃地奔入黑暗中,我就在等待它的續集,不知不覺四年過去了,我終於看到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結局。

首先來談劇情流暢度,本片沒有它的前作(黑暗騎士)與復仇者聯盟流暢,雖不至於看不懂,只是某些小細節似乎礙於劇情長度被省略,讓人有些遺憾,諾蘭你就算拍成三小時我也會衝三四次,不要客氣啊。

(不過我想這有可能是因為本人前半段都在憋尿(少爺對不起我不該先乾掉一杯摩斯冰紅茶再去看你),外加前排的先生的頭不時遮住字幕,讓我只能拿『沒關係我還會再來看二三四次』來安慰自己。)

而就特效而言,請不要拿對復仇者聯盟的期待來看它,少爺的武力值最高也只有美國隊長等級,科技部分和某金光閃閃史塔克也是不同風格,這片裡沒有神只有人。

這麼看起來我好像在給負雷,但我想這無關好雷負雷,只是TDKR和復仇者聯盟的取向與企圖不同,復仇者聯盟是名副其實的美式英雄片,它能滿足大朋友與小朋友的夢想;TDKR是講一個努力想成為英雄的人的故事,但這個人終究不是英雄──一個能憑一己之力就扭轉情勢打趴所有敵人的人,不要期待他有什麼主角威能。

復仇者聯盟是美式英雄喜劇片,你能看見英雄豪邁的打趴敵人拯救世界;TDKR是美式英雄寫實片,你會看到英雄的困境、痛苦和犧牲,然後祈禱自己能進到螢幕中幫他一把。

這兩者在我眼中沒有誰優誰劣(復仇者我也進戲院看了三次),只看觀者的角度和需要。

























(一)謊言

我想先談談個人認為貫穿TDKR全片的詞──謊言。

在上集結尾,高登和蝙蝠俠用一個謊言擊倒小丑的詭計,然而這個謊言卻成為一個化膿的傷口,埋在高登和布魯斯心中。

TDKR一開頭所描述的就是這個光景,高譚市繁榮又美麗,連續兩場晚宴都沒出現搶匪(<=你在期待什麼),人們稱呼現在是承平時刻。

然而鏡頭一轉,觀眾又看到高登欲言又止煎熬的模樣、布魯斯像個七十老人搬窩在大宅中拄著柺杖行走、孤兒院因為資助不足只能讓孩子待到十六歲。

高譚因為謊言而受益,可是高登、布魯斯卻因為謊言而感到愧疚與過分小心(布魯斯在得知他所投資的乾淨能源有轉為核武的可能後,馬上停止計畫,這可以看出他多害怕自己又不小心產生另外一個災難),兩人的時間似乎都停在哈維丹特摔死的那晚。

而在這種情況下,本片的反派──班恩出現了,班恩在本片中是一個破壞者,他破壞的不只是有形的城瓦,還有謊言與高譚人所相信的神話,那句『我相信哈維丹特』。

我想這是他在第一次對決獲勝的原因之一(當然少爺的狀態大不如前也有關係),他無所也無須隱瞞,心無罣礙又信心十足,他知道自己要什麼、在做什麼,他知道要珍惜自己因為有人在等他。

相較之下,少爺心中堆積的是愧疚與迷惘,而且也不知道要怎麼接納自己,所以不管他爬起來幾次、揮出幾拳,都無法擊倒班恩。

(我甚至有點覺得當時的班恩用一種憐惜的眼神在看少爺。)

然而班恩雖然靠破除謊言擊敗蝙蝠俠、佔領高譚,卻也敗在破除謊言上,當高譚的市民知道蝙蝠俠從未殺人,並且將個人名聲致於公眾利益之下時,他們怎麼能不為燃燒的巨大蝙蝠俠標誌歡呼?

人會因為他人的看重與珍惜而好好活下去,當我們知道有某個人鍥而不捨的想救助自己時,或多或少都會振作起來。

班恩雖然擊倒了布魯斯所扮演的蝙蝠俠,卻讓高譚人心中的蝙蝠俠復活了。



(二)布魯斯˙偉恩

身為少爺廚當然要特別把少爺抓出來講!

如果把黑暗騎士三部曲放在一起看,開戰時刻可以說是布魯斯掛上面具成為蝙蝠俠的過程,黑暗騎士是布魯斯成為蝙蝠俠的面具,而黎明升起則是布魯斯和蝙蝠俠合而為一的故事。

不過在片子開頭時,布魯斯還是黑暗騎士結尾時的狀態,他的心被蝙蝠俠給吃掉了,而為了高譚市的平靜,他又不能披上蝙蝠戰袍,導致他看起來像個沒有目標、不知未來的乾淨流浪漢,直到貓女偷走母親的項鍊,少爺才走出宅邸來到外界。

在不少蝙蝠俠作品中,槍殺布魯斯父母的搶匪覬覦的也是那條珍珠項鍊,我猜想諾蘭可能在做一個前後呼應,尤其是少爺在故事中段時也如第一集時被丟到井裡(雖然這個井大上好幾倍)。

不過少爺走出歸走出,和這個世界卻有點格格不入,有人想要搞垮偉恩企業(而且還成功了)、警察一看到他就忘記抓班恩卯起來追蝙蝠、高譚的金融界對於王子殿下再臨沒有太多期待。

看起來,這個世界似乎不需要蝙蝠俠更不需要布魯斯,只有布魯斯需要蝙蝠俠。

但事實是如此嗎?當然不是,至少我超愛少爺的啊少爺請輾我(躺)<=哪個人把這傢伙拖走!

布魯斯的身分在片子開頭後沒多久就被布雷克員警(全面啟動中守旅館那層的帥哥)看穿,不雷克清楚告訴布魯斯他是蝙蝠俠的腦殘粉……更正是希望蝙蝠俠回來的人;被班恩打掛的高登躺在病床上告訴少爺蝙蝠俠必須回來;當某中年巡邏員警看到蝙蝠俠時非常興奮,還告訴年輕員警別跳出去妨礙蝙蝠俠;在孤兒院中有個小男孩不停用粉筆塗鴉蝙蝠俠的標誌,並且問布雷克蝙蝠俠會不會回來。

只是有個人不希望蝙蝠俠回來,那個人是阿福。

阿福比任何人都清楚布魯斯的狀況,他知道小少爺根本是『整組壞光光』,深怕蝙蝠俠的回歸會害死主人,為了阻止對方他不惜抖出瑞秋的信,不惜讓少爺對高譚失望,可惜還是失敗了。

我想阿福的本意是希望少爺不要有『為了瑞秋我要保護高譚』的念頭,可是他的離開、瑞秋的信,可能反而讓少爺產生『我除了高譚外什麼也沒有了』的感覺。

然後,少爺就被班恩丟到井裡去了。

少爺在井牢中看見高譚的圍城危機,我很喜歡克利斯汀貝爾在這段的演出,他躺在床上看著高譚體育館爆破,沒有說一句話,可是眼眶泛淚充滿哀傷--不是恐懼而是哀傷,他從未對班恩的暴力和手段感到害怕,他只害怕自己無法拯救高譚。

少爺一次兩次三次想爬出井去拯救自己的城市,可是也一次兩次三次摔下來(諾蘭你好樣的,一般導演和編劇都會安排主角一次或兩次就爬上去,你居然是三次才成功)。

爬井失敗的原因很值得討論,井中的老醫生提點少爺『不怕死才使你軟弱』,我的解釋則是『不珍惜自己的人無法珍惜別人』,以及『當你沒有後路時才能使出全力』(少爺成功那次沒有綁安全繩)。

我想後面一項不用解釋,關於前面一項,一個人如果不能珍惜自己,縱使他是個好人,也會陷入孤獨無依的慘況中,畢竟沒有人能忍受自己看重的人三番兩次尋死(所以阿福和瑞秋離開了,我無法阻止你,至少我不要看著你自殘),而孤獨會使一個人心靈乾枯,心靈乾枯又會導致肉體的脆弱。

少爺正是處於這種乾枯狀態中,他失去瑞秋、阿福、高譚以及他自己,他嘴巴上說要去救高譚,但內心深處說不定是在尋死(阿福曾經懷疑少爺想要失敗),這種狀態下他不可能有力量逃出深井。

直到高譚的圍城持續惡化、老醫生持續點醒少爺(如果你沒有求生意志,你要如何用超人的速度持續進行超時的戰鬥?),少爺才從尋死變成尋生──他絕對不能死在這裡。

最後,少爺破破爛爛的回到高譚,重新把自己的圖騰印在這座城市上,成為高譚人心中的守護神。

在高譚人心中,開戰時刻的蝙蝠俠是個怪咖,黑暗騎士中的是毀譽參半的瘋子,那黎明升起裡的蝙蝠俠就是希望與後盾的象徵,他不是能一個人輾平大軍的人物,可是他能鼓舞其他人奮力一搏。

這反映在末段警方反派大亂鬥時,一開始警方走的小心翼翼,可是當蝙蝠飛機把敵方砲台炸了之後,大夥就放膽直衝,就算眼前不斷有同僚倒地也不停止。

布魯斯耗盡心力擁抱高譚,而高譚終於在最後給了他回報,證明他一切的隱忍決斷都是有意義的。



(三)布雷克

布雷克是個很有趣的角色,有人說他綜合了三代羅賓的特色,我對羅賓沒有研究所以無法評論,但我相信這個角色是諾蘭特地設計來傳承的人物。

布雷克在片中被人灌上熱血青年、熱血警察好幾次,而他的行為的確非常讓人熱血沸騰,他大膽的找上布魯斯,點名對方的身分希望蝙蝠俠復出;他不會公然反對長官的指示,他都直接用行動抗命;他在布魯斯最落魄時請對方搭便車,以少爺兩個身份不親民的程度,這實在很需要勇氣;他努力拯救地下的同僚,並在被抓到時閉上眼睛沒有懼色的面對警察。

在我眼中,布雷克除了是諾蘭安排的小驚喜(他的本名),還是觀眾在片中的投射。

我一直記得當年我在看黑暗騎士時,我是多麼渴望進到片中幫助少爺(雖然以本人的運動神經,只會變成人形障礙物),我多麼希望除了阿福外還有人能理解、知道少爺的痛苦和身份--然後我就去寫超蝙同人文了(腐魂燃燒)<=喂

布雷克的角色就某方面而言,代表眾多少爺控在黑暗騎士結尾時的怨念,他和少爺閒聊甚至談心,他和少爺一樣始終沒有放棄高譚(我相信少爺對此一定非常高興),他甚至在最後受到珍珠項鍊的引導來到蝙蝠洞。

布雷克會變成蝙蝠俠或夜翼嗎?我知道很多人會討論這個問題,但我覺得這個問題不重要。

經過這一連串事件,警察們從開戰時刻的老鼠屎中的一粒粥、黑暗騎士的必要之惡(不和有問題的警察合作就沒有人可用),更進一步變成擁有革命情感與使命感的人民保母,就某種意義而言他們都是高譚的騎士,就算少爺不在他們也會保護高譚,因為有個人曾經在他們最絕望時帶領他們。

同樣的,高譚的人民也有所成長,雖然片中沒有演出人民的成長,但我相信從高譚為少爺立像,可知高譚的人民也不會忘記他們的黑騎士,這讓他們從罪惡之都,變成最團結的都市,就像當年少爺的父母死亡後造成的團結。

而對布雷克而言,他原本就是不帶面具主義,而別忘了,黑暗騎士中一直強調的事"高譚需要能露臉的英雄"布雷克可能可以成為這樣的英雄。



(四)班恩和米蘭達(塔莉亞)

很多人覺得這次的反派不如小丑,我個人是不覺得兩者有太大的落差,他們是不同風格的反派,小丑瘋狂囂張,班恩粗獷中帶著紳士氣習,米蘭達前期是優雅淑女,後期是蛇蝎美人。

我挺喜歡班恩的遊刃有餘,他乍看之下非常野蠻殘暴,但細看後就會發現他其實有原則,某方面甚至有點像個老師。

小丑的魅力在於瘋狂不可測,班恩則是展現出一種掌控全場的大氣,或者說是將軍的風範,他雖然殺了不少手下,可是都不是殺好玩的(相較之下小丑就是殺好玩的那類)。

而當他和米蘭達的關係曝光後,班恩的轉變讓我非常驚喜,他在敵人面前是頭惡熊,在主人兼戀人面前則是泰迪熊(褒義),而這也是他能在第一次交手勝過少爺的原因--他有生存的目的、肯定自己的人物,他雖然要靠面具止痛,但他的心並不痛苦。

有些人覺得米蘭達這條線有點突兀,我是覺得還好,不知道是之前有看過報導說這次有女角是反派的關係(雖然我已經忘的差不多了),還是單純電波有對上,我在少爺和她滾床單時就覺得這女人有鬼(少爺摸她時,她身上有個疤痕,我覺得導演既然刻意拉近拍這畫面,裡面就一定有文章),之後凡有米蘭達就失敗的行動更是證實這點。

說到上床,有些人因此覺得班恩可憐,我不這麼認為,我相信他們的感情非常堅定,堅定到就算女方必須色誘敵人,男方也絕對不會吃醋,因為他們之間的信任感夠。

米蘭達在最後一段才露出真面目,這段的她和爬井小羅莉都很會演(小羅莉的眼神又殺又媚我印象深刻)此等殘酷與美艷,不愧是忍者大師的女兒。



(五)貓女

談了那麼多角色怎麼能漏掉貓女。

貓女和小丑一樣,是蝙蝠俠系列的經典人物,我覺得兩版貓女各有特色,提姆波頓的貓女是冷豔的熟齡貓,諾蘭的貓女則是一面撒嬌一面抓傷人的小野貓,以少爺的壓力之高,我想小野貓比較適合他。

(雖然我覺得貓女是嫵媚迷人的T<=你要講幾次)

少爺在片中被貓女耍過不少次,但他還是對貓女寄予信任,為什麼呢?我想……大概是因為貓女就像高譚一樣吧XD

高譚是個漆黑不明,傷痕累累、骯髒不堪,卻洋溢著異樣美感的城市(我想到某句話:那名滿手臂針孔、人盡可夫、滿嘴張話的女人,是我的女神<=憑印象打,可能有誤),它多次背叛少爺,但少爺始終相信高譚,一次又一次相信,最後終於取得高譚的信任。

貓女也是一樣,她又耍又騙少爺,但是當她發現少爺真的替自己著想,真的相信她後,她先是要少爺跟自己逃,接著又回頭救援。

我不敢保證貓女會從此改過(她改過就魅力大減了<=喂),但是我相信當她哪天又手癢時,會想起有人無條件相信她是個好人。

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能成為某種人,那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成為那種人,少爺相信貓女骨子裡是好人,所以貓女也做了一回好人。



(六)人

我個人覺得諾蘭的黑暗騎士和一般美式英雄片很不同的一點,在於他很強調『人』,英雄要成功必須要旁人的協助。

開戰時刻中若沒有高登開戰車炸軌道,忍者大師的計畫就成功了;黑暗騎士裡如果兩艘船的人沒良心一點,小丑就大獲全勝了;而黎明升起中更是強調這點,最後的作戰計畫少任何一個人都會失敗。

我想這是諾蘭的蝙蝠俠系列迷人的原因,觀眾不再只是鼓掌叫好的角色,而是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覺得自己或許也能幫上一點忙,甚至一同受到鼓舞。

諾蘭的蝙蝠俠並不想成為英雄,他只想要讓大家相信自己就是那個英雄。



(七)雙城記

這篇文的副標題是雙城記開頭兩句話,也是這本書最有名的文句之一。

我在衝完黎明升起後去找關影心得時,得知導演除了改編蝙蝠俠系列漫畫外,還有採用這本名著,所以我秉持著朝聖的心情跑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書,看完後……不愧是經典,相當好看。

(雖然雙城記已經成書上百年,但我還是警告一下,以下有整本書的劇情簡介)

雙城記的主軸是法國大革命前後的一段淒美愛情故事,對當時的階級對抗、貧人富人的處境也有很直接的描寫。故事的男主角是西特尼˙卡頓,卡頓是個感情豐沛才華洋溢的美男子律師,但是因為他過去的心靈創傷導致他自甘埋沒於世,替他的一位律師友人擔任軍師之類的職務。

卡頓在一次開庭時邂逅美麗的少女露絲,可惜露絲之後和達尼先生(該次開庭的被告、卡頓的委託人)結為連理,卡頓對此沒有升起忌妒心,他雖然有對露絲表明自己的愛意、常到露絲家走動,但始終發乎情止乎禮,讓我忍不住懷疑這位先生是否有被虐狂(喂)

露絲幸福的生活在法國大革命發生後破滅。原來達尼是個隱姓埋名的法國侯爵繼承人,因為看不慣族人的殘虐貪婪所以拋棄名字到英國自立更生,他在革命發生後收到老家僕的求救信,返國想要拯救僕人,卻反而被捕入獄,幾經波折後仍就被判死刑。

露絲一家陷入絕望中,此時挺身而出拯救所有人的是卡頓,卡頓和達尼長的非常相像,他義無反顧的頂替達尼,交換彼此的身分走上斷頭台。

交代完小說內容,我們回來看電影與小說。

我想電影最後面戈登所唸的那段獻詞應該是改編自小說最後段卡頓沒能說出口的遺言,卡頓想像自己看到巴黎從殘破中升起,看到自己在他所愛的人心中有特殊的地位,並且直言這就是他所能獲得的最好的安息。

遺言應該是電影取材小說最明顯的一段,不過我想不只如此,兩個作品的意象上也非常類似。

雙城記中,卡頓在上斷頭台前想起自己父親說過的話(也是聖經中的文字):「主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必永遠不死。』」死卻不死,或者說肉體犧牲了,精神卻在其他人心中延續下去是雙城記很重要的意象,黎明升起也是,蝙蝠俠犧牲了,但是他的死令他不死,令他成為所有人心中無可取代的重要存在,成為眾人幸福的基石。

除了以上兩點,我想雙城記和黎明升起共通的一點還有男主角與愛人的關係。雙城記中,卡頓無怨無悔的愛著露絲,但是露絲不能回應他(當然他也不要求),這段戀情對卡頓而言是折磨也是生命中極少數的愉快,讓他直到上斷頭台那刻才得到解脫,他終於可以盡情愛露絲,而且確定露絲也會終生回應他的感情--不是丈夫與妻子,卻比丈夫與妻子的關係更加神聖。

少爺和高譚也一樣(我相信如果高譚擬人化,沒有女角或男角搶的贏高譚),少爺愛著高譚,即使高譚殺死他的父母、初戀情人,追捕他夜晚的身分,鄙視他白天的偽裝,但是他還是深深惦記著這座城市,如此深情如此無怨無悔。

高譚的人民一直不懂少爺(蝙蝠俠)對他們的感情,也許有少部分人懂,但畢竟不多,直到他們看見蝙蝠俠帶著炸彈飛向遠方,才驚覺自己承受多偉大的深情,就像雙城記中的露絲(當然露絲比高譚人溫柔善良體貼非常多)

而妙的是,就像卡頓只能藉由死亡來完成自己的愛情一般(如果他沒死就只能搞劈腿了,以卡頓的個性完全不會這樣幹,露絲也是),蝙蝠俠也只有以死亡來獲得高譚的愛,畢竟他如果活著,就必須背負私刑者的罪名。

雙城記和黎明升起相近的其實不只上面幾點,在階級對立上也有相關(高譚圍城後那邊明顯是參考法國大革命後的恐怖統治),全部列出來不知道要寫多久才寫的完,所以只能請大家自己去找來看了。這是一本好書,非常推薦大家找來看。



(八)結局

諾蘭先前提過,他給黎明升起一個圓滿的結局,我也認為這個結局很圓滿。

蝙蝠俠帶著炸彈飛到外海(話說一般定時炸彈不都是玩最後一秒停止爆炸的梗嗎?諾蘭你果然很刁鑽),消失在閃光與眾人的注目中,而後高譚市打造了他的雕像,告訴自己不要忘記他們的守護騎士。

作為一個愛少爺的觀眾,我想我應該要更喜歡『一陣爆炸後蝙蝠飛機歸來,眾人歡呼』的結局,不過仔細想想,諾蘭的結局對蝙蝠俠傳奇才是最好的結局。

少爺的身體早就整組壞光光,硬撐下去遲早會有被徹底擊倒的一天,與其讓他死於暴徒手中,不如就這樣消失,然後永遠活在高譚市民的心中。

這就好像早死的美人永遠是美人一樣,蝙蝠俠會成為一個更純粹、永不凋零的象徵。

講完一號結局來講二號結局,關於二號結局……少爺你沒被阿福當場拿來福槍爆頭真是幸運。

我從二號結局感受到諾蘭對少爺的愛,他關注的對象不只是蝙蝠俠(雖然大多數觀眾應該都愛蝙蝠俠勝過布魯斯˙偉恩),他讓蝙蝠俠成為不朽,可是也沒忘記蝙蝠俠背後的人,他決定讓兩者都幸福。

我不知道少爺會不會哪天又手癢跑回高譚(機率頗高),但至少他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而且回去後說不定還會獲得一個得力助手(我也在約翰的部份感受到諾蘭對 少爺的體貼,我想有很多少爺控都會感謝約翰對少爺的幫助),至於會不會有女朋友……嗯,我覺得貓女是個嫵媚迷人的T所以……(?)



(九)結語

我認為黎明升起在娛樂性上不如黑暗騎士與復仇者聯盟,但它仍是部能讓人想很多的片子,它推翻上一集『只要對群眾有利,就算是說謊也無妨』的論點,打了一些中二的臉XD(不怕死不難,想活下去才難),並且讓蝙蝠俠從怪咖變成希望的象徵。

我喜歡蝙蝠俠,因為他的人性、複雜、即使落入絕境也堅持到底的姿態;我喜歡諾蘭的蝙蝠俠系列,因為他除了英雄和壞人外,還提醒我不要光期待英雄來救助。

PS.我懷疑諾蘭是因為大家一直念他前兩集都沒什麼正妹可看,這集就來個正妹大放送,貓女很正、貓女的女朋友(?)很俏麗、米蘭達也很正、雌雄莫辨的爬井小朋友還是很正、稻草人戲份少但依舊正翻天(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貓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